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历届EHS法规峰会
点击查看更多

EHS 新闻

EHS News
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健康安全网 >EHS 动态 > 综合资讯 > 大城市应急避难观察:大灾难时如何逃生?

大城市应急避难观察:大灾难时如何逃生?

2012-8-13 10:04 | 发布者: EHS最新资讯 | 查看: 3946 | 评论: 0 | 来自: 瞭望
摘要:不少人在为这座城市经受着人性的悲悯与善良洗礼,危难时刻闪现市民精神而感动时,也产生一种深深的忧虑:如果有更大灾难来临,出现数十万,甚至更多的“回家困难者”,这个城市将如何应对?
  大部分是为应对地震而设计

  从全国各地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来看,大多是为应对地震安置受灾者所设计。

  “我们现在面临的灾害多种多样、错综复杂,而且现代社会的很多灾害都以灾害链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现在大部分应急避难场所主要还是为了应对特大地震而设计,以公园、绿地、大型广场居多,面对的灾种比较单一。比如北京‘7·21’暴雨,大家无法在第一时间就近避难,就是它针对的灾种太单一。”钟开斌说。

  目前,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初具规模。仅海淀区,除了元大都遗址公园之外,附近的马甸公园也可容纳2万人避难,它覆盖了安贞里、裕民路等多个社区。而再往东还有玫瑰园、安贞溪涌公园等应急避难场所。

  位于万泉河立交桥西北角的海淀公园,是2004年被确定为首批长期应急避难场所之一,可容纳21万人避难。

  在朝阳区,朝阳公园是一个大型应急避难场所。其北部有一个沙滩排球场和大片绿地,最多可容纳15万人同时避难,是附近麦子店街道、团结湖街道、六里屯街道居民遇到灾害时首选的应急避难场所。

  目前,北京的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临时应急避难场所”和“长期应急避难场所”两种。

  据专家介绍,临时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指发生灾害时受影响建筑物附近的小面积空地,包括小花园、小型文化体育广场、小绿地,以及抗震能力非常强的人防设施,由于缺乏系统的物资储备以及完善的应急设施,所以一般只能用于短时间的临时避难。这样的地方,在北京城八区有千余处。

  像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这样的长期应急避难场所,一般为容量较大的公园绿地、中小学操场、各类体育场等,并在路边设有明确的“应急避难场所”标志。这类场所地下铺设有自来水管、电缆线、排污管线等设施;地上有供电照明、广播、监控、公用电话、消防器材、水井、临时厕所、物资储备库等。除此之外,还预留救灾指挥中心、卫生防疫站、棚户居住区等用地。

  据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目前有长期应急避难场所33处,基本为公园和绿地室外过渡安置场所,多数分布于海淀、朝阳、东城、西城、石景山、门头沟、昌平。合计面积为510.24万平方米,可容纳159.6万人。

  “一个正规合格的应急避难场所,必须具备一定的功能设施和服务区域的规划,不是随意找一块空旷场地就可以的。”南开大学教授齐善鸿说。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一处正规的应急避难场所最少应具备10项基本的功能设施,包括:救灾帐篷、简易活动房屋、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广播、应急标识等。

  多位受访专家还提醒,北京应急避难场所,因为几乎都为空旷的绿地,在地震、火灾、疫病等灾害来临时进行人员疏散是有效的,但一旦出现战争,这些露天的避难场所,并不适合躲避空袭。

  在钟开斌看来,应急避难场所应具有综合性功能,即平时是市民休闲健身及灾害教育场所,灾时是避难避险场所,做到“平灾”结合。具体而言,平时的功能表现为三方面:一、供老百姓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二、进行灾害管理宣传、科普教育的场所;三、针对相关灾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演练的场所。

  “在灾害发生后,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则表现为五方面。”钟开斌说,“第一,灾后应急避难人员临时安置场所。第二,医疗救护场所,因为灾害发生后有可能大量的伤员需要得到及时的救助。第三,运输中转场所,大量的人员、物资、设备、装备有时需要通过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调度、中转、转运。第四,灾后进行信息收集、研判、传递的场所,可能成为信息中心。第五,灾后应急指挥和决策的场所。在个别情况下,决策团队、应急救险的队伍在应急避难场所进行会商、研判,拿出各种应对方案,发挥一个决策中枢的作用。”

  钟开斌指出,目前应急避难场所是单功能的设计,平时的功能发挥就较少,灾时的功能还停留在一个方面,就是为应急避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场所,相当于是灾害发生后的临时安置场所,但其他功能,比如医疗救助、信息收集、应急决策指挥等功能,目前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现得不够,相对比较薄弱。

  数量尚存在较大缺口

  尽管全国各地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与需求相比,尚存较大缺口。

  以北京为例。2011年6月14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应急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将达300处以上。

  对于300处以上应急避难场所,北京市“十二五”规划要求面积将达1500万平方米、可容纳600万人,可基本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居民疏散和避难需求;同时明确建设“步伐”,各区县政府每年至少建设2至3处,其中每个区县5年内至少建成1个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按照要求,建于2万人以上社区的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物资发放点,须实时备齐水、食品、应急包等应急物资。而北京市民政局需在5年内,建设1个中心、4个分中心的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可同时保障30万人的水平。

  2010年12月,北京市规划委公示的《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以下简称《规划研究》)指出,北京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能够疏散安置的人数,还达不到北京总人口的1/10。

  《规划研究》中说,以地震灾害为例,由于群众对地震灾害及次生灾害情况不清楚,防备能力非常薄弱,全部需要进入避难场所避难。因此,紧急避难场所的避难人员测算就为一个城市的全部常住人口。

  《规划研究》认为,如果北京市以现有1800万常住人口计算,这意味着震后紧急避难场所要能够容纳1800万人。另外,规划按8度地震时15%的房屋及设施损毁率评估,大约有30%的居民需要进入固定避难场所避难,也就是说,震后固定避难场所必须能容纳至少540万人。

  2012年1月19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018.6万人。

  在钟开斌看来,按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速度和人口增长速度推算,近年来,包括北京在内,尽管上海、南京、天津、成都、郑州、重庆等大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速度较快,但与目前快速增长的总人口相比较,尚存较大缺口。

  “从全国来讲,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成绩不小,但差距较大。”钟开斌说,“从成绩来讲,现在《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管理、运行、使用,已经作了相应规定,制度上基本上有法可依;目前全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都在铺开,特别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后,这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与以前相比,全社会对应急避难场所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城市中有一些应急避难场所,都有标志,并相应有一些宣传和报道。”

  谈及不足,钟开斌认为,从总体来看,目前应急避难场所总量还是偏少,标准不够高,功能不够全。特别是,如果巨灾发生在大中城市产生连锁反应,目前应急避难场所还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求。

  “从总量分布来看,一方面存在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比如省会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建设相对比较好,但中小城市相对比较弱。另一方面,从相对区域来看,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相对好,但中西部地区相对比较弱。”钟开斌说。

  这种不平衡,也体现在个体层面。比如目前北京已经建成的应急避难场所中,场所建设还存在严重的扎堆现象,许多应急避难场所都集中在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等。而远郊区县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还显得相对较薄弱。

  据北京相关部门透露,对于应急避难场所下一步的工作开展,将遵循“均衡布局,就近避难,平灾结合,功能完备”的原则。尽量利用北京可以作为避难场所的场地和与之配套的应急疏散通道,保证在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市民步行5至10分钟就能到达避难场所,能充分满足市民就近避难的要求。

  

如何获得EHS币?

关键字:逃生, 如何, 灾难, 应急管理, hse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