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发展经济,造福一方,是实事也是好事,公众本应支持、领情。然而,近年来,即使是国家或省级重点工程,也可能引发强烈反对。最后,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宣布项目停建、缓建或改建。 辛苦一场,实事没办实,好事没办好,项目泡汤不说,还引发不满,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一些地方政府难免心存不解:我不作为,公众反对;我谋求发展,咋还不领情? 说到底,原因只有一个:政府提供的,未必是公众想要的。这就好比请人吃饭,主人准备的菜品,不对客人胃口,有时吃了还会闹肚子,怎么会领情呢? 要想对胃口,首先得清楚公众的需求。发展阶段不同,公众期待不同,利益诉求也在变化。一般来说,在发展水平较低时,公众更多关注收入能不能提高、就业有没有保障等。而一旦发展到一定阶段,公众就会更多地关注基础设施完善与否、生态环境是不是良好、健康有没有保障。现阶段,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000美元左右,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阶段,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群众高度关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如果经济发展了,呼吸的空气被污染了,喝的水不干净了,吃的食物不安全了,公众肯定不答应。 公众诉求在变化,发展理念也要随之变化。在一些地方,嘴上喊着以人为本、生态文明,GDP仍然压倒一切,招商引资仍是硬任务,有投资就要,有项目就上,胡子眉毛一把抓,先引进来再说。甚至有些地方专门盯着其他地区淘汰的项目。发展速度、经济规模、财政收入、社会就业暂时上去了,生态环境却受到了严重破坏,修复成本巨大,有的根本无法修复,留下了一个棘手的烂摊子。公众不仅享受不到发展成果,还要为之埋单,要这样的项目何用? 发展是不是有利?项目该不该上马?谁最有发言权?是地方政府还是普通公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一些地方,不仅公众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得不到保障,就连知情权也无从保障:土地被征用了,还不知道上什么项目;项目开工了,还不知道环保是不是达标。随着民众环境意识与权利意识的迅速提升,从选址到规划,从兴建到运营,从排污到治理,公众越来越希望参与其中,发表意见。事实证明,决策不公开、不民主、不透明,必然导致公众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项目越有问题,越不敢公开透明,而越不透明,公众就越怀疑有猫腻。这种不信任感的加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加大了招商引资的社会风险。 无论愿望多实、初衷多好、动机多纯,只要公众不领情,实事就没有办实,好事就没有办好。要公众支持,就要多问问规划是不是科学、论证够不够合理、决策有没有透明;要公众领情,就要多想想引进项目是为了什么、能够带来什么、又可能失去什么。
已同步至 EHS最新资讯的微博
|
前一篇: 垃圾围城何日消?
后一篇: 大城市应急避难观察:大灾难时如何逃生?
路过 |
雷人 |
握手 |
鲜花 |
鸡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