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2010年推进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自府办函〔2010〕96号 各区、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2010年推进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七日 2010年推进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工作方案 为推动全市服务业重点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推进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0〕83号)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的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业,明确各部门2010年工作目标、措施和保障政策,大力推动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强化产业支撑,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 主要目标:完善服务业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推进服务业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确保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 二、工作重点、年度目标及分工 重点发展商贸流通、物流、金融、信息、旅游、文化、医疗卫生、房地产业和中介服务业等带动性强、关联度高、影响力大、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行业。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服务业新的增长极。 (一)物流业(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经委、市邮政局配合) 1.目标:全市物流企业收入增长16%。 2.措施。 (1)优化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制定并组织实施《自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制订规划实施的分工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主要节点的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2)加快构建集疏运体系。加快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研究制定集装箱运输车辆通行费优惠扶持政策,推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制定支持内河航运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多式联运和集装箱运输发展,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构建大运输格局,加快铁路运输多元发展,促进铁路客货经营集约化。 (3)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社会物流资源整合,支持工商企业主辅分离和物流业务外包,加快引进和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着力壮大为优势产业服务的专业物流企业集群。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设备和物流标准,着力提升物流现代化水平。 (二)商贸流通业(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规划建设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配合) 1.目标: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6%,住宿和餐饮业营业收入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 2.措施。 (1)加快推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全市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布局规划并制订实施方案,推进10大商品市场建设。充分利用“双百市场工程”实施契机,重点抓好川南服装皮革城、川南汽贸城、川南钢材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菜市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并建设改造一批猪肉冷鲜店。实施“农超对接”,宣传绿色消费,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能。加强商业街建设和改造,引导商业集聚发展。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商业零售企业,推动企业改造,建设一批大型零售商业设施。 (2)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分解下达连锁率考核目标,推动各区县强化措施,促进全市连锁经营向更广领域、更宽范围发展。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促进连锁经营企业到农村发展,加快新建和改造“万村千乡”农家店、配送中心进度。新建和改造560个农家店、4个配送中心,到2010年底农家店覆盖全市100%以上的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 (3)提高餐饮行业集中度。加强与10户重点联系餐饮企业的联系,促其做大做强。打造“盐帮菜”餐饮节会,营造氛围,活跃市场。积极推动餐饮企业运用连锁经营和信息技术,提高行业现代化水平。 (4)加快汽车流通贸易产业发展。加快川南汽车贸易城建设进度,使之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川南汽车流通产业中抢占先机。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汽车生产线或奔驰、奥迪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代理落户我市,确立我市汽车流通贸易产业在川南的领先地位。 (三)金融业(市政府金融办牵头,市发改委、人行市中心支行、自贡银监分局、市经委、华西证券自贡营业部、中投证券自贡营业部、市保险协会配合) 1.目标:金融业营业收入增长20%。 2.措施。 (1)加大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主动协调各金融机构,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有效整合信贷资源,优化信贷结构,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保持信贷量均衡合理增长。加大银行信贷资金对重点项目、中小企业、“三农”、扩大内需、社会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2)大力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利用好上市及融资发行审核绿色通道,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强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完善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机制,充实企业上市后备储备库,抓好后备力量培育。大力推进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实现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努力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3)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作用。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积极推动商业健康及养老保险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保险保障需求。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和科技保险,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4)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探索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模式。加快推进城市商业银行改革,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做大做强。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机构。 (5)加强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出台《2010—2015金融服务业发展规划》,建立金融业发展年度目标管理制度,完善金融工作机制建设,逐步构建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共存、功能互补、竞争有序、覆盖广泛、服务完善、运行稳健,能够有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现代金融体系,搭建银政企合作电子化平台,开发建设“自贡金融信息港”,促进银企对接常态化、电子化。 (四)信息服务业(市信息化办牵头,市发改委、市广电局、移动自贡分公司、电信自贡分公司、联通自贡分公司配合) 1.目标: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12%。 2.措施:深入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通讯基站及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3G网络建设,确保全市城镇3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乡村3G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98%;着力推动电信业增值服务向纵深发展,大力推进各类工商业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力争启动城市一卡通“自贡通市民卡”工程;实施农村通信扶贫工程,确保省市督办的“自然村村村通工程”项目圆满完成;加大监管力度,扶持行业健康发展,加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城市综合体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旅游业(市旅游局牵头) 1.目标:旅游业收入增长15%。 2.措施:围绕建设旅游目的地,大力实施旅游重点项目、景区景点、服务设施和环境建设。加快恐龙王国公园、盐卤浴项目规划和招商引资步伐,确保2010年启动1个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飞龙峡景区、荣县大佛、富顺西湖文庙等景区环境,提升接待能力;大力发展城郊农家乐,提高服务水平,繁荣周末和假日经济;进一步优化旅游线路,将自贡旅游融入川南旅游环线,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六)文化产业(市文化局牵头,市体育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灯贸委配合) 1.目标:文化产业收入增长15%。 2.措施: (1)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市级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网点,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大力培育演出展览、文化娱乐、网络文化、动漫游戏、电影音像、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对外文化贸易等重点文化产业门类市场主体。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服务体系。 (2)把中国彩灯文化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纳入《自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园区选址工作,并初步规划各种功能区,提出相关配套措施;积极开展园区业主招商工作,争取2010年内开工建设。成立彩灯行业协会,制定相关行业规定,实行行业自律,促进彩灯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彩灯人才,加强彩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3)精心筹办好第十七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巩固、完善自贡灯会的办会机制,大量引用新光源、新材料,强化灯组设计、制作水平,确保自贡灯会出精品、创特色、上档次。灯会期间,充分利用灯会这一平台,大力开展各类经济会展、展销活动、招商引资活动,为推动我市服务业发展,进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七)医疗卫生服务业(市卫生局牵头) 1.目标:医疗卫生服务业收入增长15%。 2.措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创建区域医疗卫生高地为发展目标,整合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强化优势,打造省内有名、川南一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康疗中心和集医疗、科教为一体的医教基地、“优秀三甲”综合医院或医疗集团。大力支持中医药、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专科医疗机构发展。加强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发展民营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建设川南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增强自贡医药辐射川南的先导作用。 (八)教育服务业(市教育局牵头,市劳动保障局配合) 1.目标:全市教育收入增长15%。 2.措施: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发挥自贡的区域教育优势,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突出发展职业教育和特色教育,构建川南职业教育高地和全省艺术特长教育基地。实施名师、名校、名牌战略,吸引周边地区优质师资和生源;做强做大蜀光中学等一批名校,加快职业培训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加强与四川理工学院的合作,围绕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大量培养优秀实用型合格人才;吸纳民间投资,整合提升全市舞蹈、音乐、表演艺术和模特培训等特色教育,占领川南特色教育高地。 (九)房地产业(市规划建设局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市房管局配合) 1.目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商品房销售收入增长30%。 2.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围绕建设“双百”城市,完成我市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调修,加快旧城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保持住房消费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我市物业服务业,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向资产管理方面转变,通过宣传学习典型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推动行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整体性提升,通过完善物业服务收费机制推动物业服务收费向市场化转变。 (十)中介服务业(市中介办牵头,市级相关部门配合) 1.目标:中介服务业收入增长12%。 2.措施: (1)大力发展会计、法律、评估、拍卖、经纪、代理、监理、投资咨询、工程咨询、勘测、设计、检测及其他技术服务等中介服务业,优化发展环境,构建服务平台,健全监管体系,全力打造中介服务品牌。鼓励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协调、监督、自律和培训作用,加强对中介服务业发展规律性的研究,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十一)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市经委牵头,市级相关部门配合) 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园区和产业用地,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加快现代物流园区、金融功能区、信息产业园、科技创业园、创意设计产业园和新型专业市场的建设,构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吸引符合产业导向的生产性服务业高端项目落户集聚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及重点行业发展协调机制,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全市服务业及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 (二)强化绩效考核。各部门要将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工作作为部门绩效考核内容进行分解下达,强化责任,加强督查,按季报送目标完成进展情况,确保重点行业年度发展目标落到实处,促进我市服务业重点行业加快发展。 (三)完善统计体系。各牵头部门要加快建立行业统计体系,配合统计部门,健全调查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强化运行分析,于每月25日向市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迳送市商务局)报送当月相关指标运行情况预测报表,于每月5日向市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上月相关指标完成情况报表和行业运行、项目建设分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