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重点防治甲烷爆炸 俄罗斯煤炭资源丰富,2004年煤炭开采量达到2.8亿吨,仅次于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五大采煤国。但同时,俄罗斯也是采煤业高死亡率的国家。 年的统计表明,中国每开采百万吨煤的死亡率超过3,俄罗斯也高达1,而美国只有0.03。 苏联解体后,由于财政困难,俄罗斯对采煤业进行改革,陆续关闭一些煤矿,使得煤炭开采量不断下降。但也由于财政困难,国家联邦资金中用于改善设备和矿工劳动条件的拨款也逐年下降,其直接结果是,各煤矿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煤炭开采量,而不重视采矿设备和技术的更新,也不加强对采矿人员的技术培训,采矿中违章操作的情况较多,导致采矿业出现巨大安全隐患。而相关的安全检查机构却放松了对采矿企业的安全监督,导致煤矿频繁发生安全事故。 由于开采面的甲烷含量高会影响煤的开采量,因而为了提高采煤量,各矿井一般都对采空区工作面进行消除毒气处理、直流通风以稀释工作面甲烷浓度、打排气井、利用安放在矿井开采段外或矿井口的通风装置将采空区工作面的甲烷气体混合物抽出。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防止矿井中的部分地方甲烷浓度过高。因而,煤矿时常发生瓦斯爆炸事件,造成人员伤亡。 俄罗斯矿工协会统计表明,2002年煤矿死亡85人,2003年116人,而2004年头7个月就有103名矿工死于矿难。2004年4月,库兹巴斯煤田的一个煤矿发生甲烷泄漏导致煤矿爆炸,44人死亡,这是7年来该煤田发生的最大的煤矿事故。1997年该煤田的一座煤矿发生特大煤矿爆炸,造成67名矿工死亡。 俄罗斯《采矿工业》杂志对2003年发生的所有煤矿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后得出结论认为,引起煤矿爆炸和煤矿着火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向矿井泵入空气不足,使得煤矿回采工作面、准备采矿工作面和采空区工作面的甲烷浓度过高。 今年2月9日,库兹巴斯煤田的一座煤矿发生事故,导致22名矿工死亡。这次矿难之后,俄矿工协会立即向俄总统普京、总理弗拉德科夫及国家杜马发表名为《采煤业安全技术状况》的公开信。信中说,为了降低煤矿企业的伤亡率,必须真正减少直接或间接影响煤矿安全水平、事故发生率和伤亡情况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为了大大减少矿井中甲烷的含量,有必要采用全新的方法以消除煤矿毒气。对没有常设性煤层消毒装置的煤矿,则应该采用行政手段禁止其进行煤炭开采活动。从另外一方面讲,甲烷是珍贵的生态清洁型能源。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刺激煤矿企业在对煤矿做消除毒气处理时将甲烷分离出来并加以回收利用。俄矿工协会认为,只有采取这些措施,才能降低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煤矿中甲烷爆炸数量。 澳大利亚制定法规明确责任 资料显示,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矿业大国澳大利亚严重矿业事故频仍,总计约2000起,伤亡万人。近些年来,这一状况大有改善。在事故几率最高的煤矿行业,伤亡事故变得十分少见,2000年至2001年间,新南威尔士州煤矿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仅为0.014。由于伤亡人数少,目前政府和一些矿山的管理层都改用计算损耗工时的频率来衡量生产安全,连耗损工时都很少的公司,就以事故数量作为标准。澳大利亚在矿业安全管理中,十分注重法规制定和明确责任,这在防止事故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矿业安全的管理只局限在有关立法和技术标准的制定上。各州(领地)政府在执行联邦法律过程中,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对矿业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制定各自的法律法规。州级政府通过对矿山设计、生产、环境保护和安全进行的审查或监察对矿业进行控制。在达不到安全标准时,可以下令停产。对企业来说,矿山经理必须向政府注册,同时熟知有关的政策法规,并保证达到安全生产、环保、劳动保护和雇员职业健康等方面的要求。多年来,政府还一直根据采矿业的新进展,不断修正法律条文,以达到最佳效果。 有关法律法规对从矿山设计师、雇主到雇员的安全责任都有明确规定,使得每个人对安全都有法律责任。以矿业大州西澳大利亚州的有关法律为例,雇员有义务保证自己在工作状态下的健康,如果不按规定对自己采取保护措施,或发现潜在险情不报告,就算违法。法律规定,雇员有权拒绝在有损健康的危险环境下工作,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雇主出高薪让雇员出工,雇主就犯了法;雇员收了钱出工,也算犯法。换句话说,想拒绝安全都难。违反了安全条例会课以高达20万澳元(1澳元约合0.77美元)的罚款。 在各种制度中,与安全生产联系最为紧密的恐怕就是设立矿山安全监督员的有关条例了。根据这些条例产生的矿山安全监督机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安全。在产煤大州新南威尔士,有关法规对煤矿安全监察机制的机构、人员构成、权限和责任都有规范。还规定,各级安全监督检查员由矿山雇员选出。监督人员必须有矿山经理人或专业技术的资格证书,同时要有长时间的实地工作经验,确保安全监督的质量令人放心。 除了政府的法律法规外,许多企业也实行了内部的安全保障制度。新南威尔士的煤矿鼓励员工查找事故隐患,对新设备、新工艺、新的工作环境等因素都要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由企业的管理、技术、培训和生产部门的人员组成的联合委员会进行。委员会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
前一篇: 煤矿“五环六步”安全隐患防控法经验分享
后一篇: 美国国家事故管理系统
路过 |
雷人 |
握手 |
鲜花 |
鸡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