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卫生健康委,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卫生健康技术评价中心、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化学工业区医疗急救站,有关单位:
现将《2025年上海市职业健康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2月27日
2025年上海市职业健康工作要点
一、做好职业病防治规划“十四五”终期评估和“十五五”编制工作
1.开展《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终期评估,6月底之前全面梳理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年底前完成终期评估报告。
2.围绕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和2035年建成健康上海的战略目标,组织开展“十五五”职业病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的重点任务和关键指标。
二、持续深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
3.完成剩余近200家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总结评估专项治理工作成效,建立完善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4.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扩面行动目标任务,用好第五次经济普查等相关数据,摸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底数,推动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10人及以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应报尽报”。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和“三同时”质控工作。
5.完成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行动目标任务,对320家以上中小微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和帮扶。
6.强化集团公司、在沪央企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开展培训指导,督促加强外包队伍职业健康管理,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三、强化职业人群健康服务
7.加大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覆盖面,对70万名以上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8.继续开展职业病主动监测,对3250名中小微企业接害劳动者进行免费职业健康检查。
9.将职业健康融入“体重管理年”“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做好职业人群慢性病防治、心理健康促进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工作,根据国家要求开展70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四、充分发挥监测评估预警和信息化建设效能
10.优化2025年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方案,扩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种类,完成至少480家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继续开展重点行业工作相关疾病监测。
11.继续加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力度,开展市级氡累积测量能力比对工作。
12.建设市级职业健康监测大数据风险评估中心,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加强风险评估,会同疾控部门加强监测监督有机联动,切实发挥监测预警和辅助决策作用,及时防范化解风险。
13.逐步构建职业健康信息化“一张网”,向社会公众提供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信息查询。
五、强化职业健康技术机构、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14.完成职业病防治机构提质合规行动目标任务,大力推进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院(所)能力建设,加强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监管,继续通报年度质量控制和能力比对结果,公布不符合资质条件的机构。
15.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先进适宜技术筛选推广应用。
16.组织开展上海市第二届职业健康技能竞赛,通过比赛选拔选手组建队伍参加首届全国职业健康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提升职业健康专业人才业务技能水平。
17.组织实施2025年职业病防治人才培训,年底前完成约50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任务,培养职业健康人才。
18.积极谋划主动参与国家和市级职业健康领域科技创新重点研究任务及项目。
六、推进职业健康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和政策研究
19.继续完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职业病防治条例》的修订草案。
20.推动修订《上海市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审定办法》和《上海市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
21.加强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政策宣传和专家解读,宣贯新增职业病诊断标准等配套政策。
七、持续深化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22.以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为重点开展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23.完成7200名以上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监测与干预,适时公布2024年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结果。
24.持续开展争做“职业健康达人”、职业健康知识“五进”、国家和市级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等活动,依托各类媒体平台拓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覆盖50万以上职业人群,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职业健康的良好氛围。
25.继续推进本市商务楼宇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保护项目试点工作。建设本市市级人机工效学重点实验室,推动人机工效学相关研究及成果转化。
26.继续推进职业健康领域的管理服务创新。完成上海市职业健康保护数字化展示馆建设并正式上线运行,探索建设基于互联网医院平台上企业虚拟医务室的职业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八、持续深化长三角区域职业健康合作
27.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职业病诊断医师培训考核合格证明、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证书互认机制。举办第二届长三角区域职业健康技能大赛。
28.进一步发挥长三角职业健康专家库在科普宣传、业务培训、技术推广、科研攻关、风险研判等方面的作用。
29.面对新业态、新行业、新模式加速成长带来的新职业危害,共同研究制定新限值、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