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造成“背离感”的空气质量标准 这位负责人说,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自1982年制定并实施以来,先后进行过3次修订,2010年底环保部等完成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 该负责人说,二次征求意见稿将PM2.5放入强制性污染物监测范围,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消除或缓解公众自我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也是解决灰霾等环境管理的需要。此次征求意见稿将PM2.5的年均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 “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PM2.5是造成‘背离之感’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正在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颁布实施后,预计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两者间的差异。”该负责人说,AQI的修订,包括评价因子增加了臭氧、一氧化碳和PM2.5,能更准确地反映我国当前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完善空气污染指数发布方式,将日报周期修改为0点到24点,并规定实时发布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的小时浓度以及臭氧的8小时浓度。 专家建议 “蓝天”定义标准与国际接轨 曾被环保部聘为环境使者的李皓博士说,“目前,我最希望看到的是,环保局尽早修改对空气质量的定级语言,定义蓝天的标准要与国际接轨。” 据悉,我国空气污染标准把空气污染指数范围“0—50”定为“优”,“51—100”定为“良”,认为在两级空气中,人们“可正常活动”;但美国标准认为“0—50”是“良好”, “51—100”为“中等”。中国香港标准认为,在“51—100”时,“预料不会有急性的健康影响,但如果长时间在这空气污染水平中,可能引致慢性不良影响”。 我国把“101—150”定为“轻微污染”,“151—200”定为“轻度污染”,在这时,“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美国标准认为前者是“对敏感人群不健康”,后者是“不健康”。 我国认定“201—250”为“中度污染”,这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着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而美国标准则认为,“201—300”是“非常不健康”,高于300时,空气就是“危险”了。 PM2.5质量标准分区管理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白志鹏教授建议,我国PM2.5质量标准应实行分区管理,划分达标区和非达标区。在达标区要求污染源采用最佳可得控制技术,未达标区要求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达最低可达排放速率,还需关注农村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 白志鹏认为污染来源的精细解析是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基础,再有效控制污染来源。他建议,在东部地区,应加强对区域复合型污染联防联控,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监管和控制力度等;北方地区适度发展集中供热,加大除尘力度,加强沙源地的生态建设,控制土壤风蚀起尘等;南方地区加强对硫酸盐、硝酸盐、二次有机物等二次颗粒物前体物的监测与防控;中西部地区强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等。 重点城市先试公布 正如环保部所鼓励的,有条件“地区可率先实施本标准”,柳州市副市长董旭辉说,柳州市已“自我加压”,率先在广西进行PM2.5的空气质量检测。 柳州市环保局局长甘景林说,柳州市早在2003年就投入专项资金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已由最初3个参数增加至现在的5个参数,监测点位也由4个点增加至现有的6个,覆盖整个市区范围。“开展PM2.5监测工作将大大提升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能力,为环境决策提供更详细的数据支撑。” 民间环保组织建议,新标准实施过渡期内应进一步完善监测和评价方法标准,敦促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提前实施,建议地方尽快编制、修订相应的地方标准。 他山之石 美国PM2.5控制几经周折 美国在1971年首次制定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于1987年、1997年和2006年进行过3次修订。 1971年首次制定的颗粒物标准是以空中悬浮物(TSP)为基准空气污染物;但研究发现,在低于TSP标准的地区,仍然有不好的健康效应,尤其与粒径较小的颗粒物密切相关,1984年美国环保局建议采用颗粒物(PM10)代替TSP;1987年,美国实施颗粒物(PM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年平均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50微克/立方米和150微克/立方米;1997年美国环保局制定发布颗粒物(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年平均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0.015毫克/立方米和0.065毫克/立方米,同时,PM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不变。 但当时很多美国环保组织认为实施PM2.5标准成本过高。直到2006年,美国环保局才收紧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至0.035毫克/立方米,并废除PM10的年平均浓度限值。 美国现行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对PM2.5规定了年平均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0.015毫克/立方米和0.035毫克/立方米;对PM10仅规定了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0.15毫克/立方米。
|
前一篇: 法国数千人阻挠核废料入国
后一篇: 新西兰漏油事故再现零星漏油
4
路过 |
雷人 |
握手 |
1
鲜花 |
鸡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