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安全”二字就被提到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EHS.CN) 每次提到安全,心情总是沉甸甸的。特别是在公共生活中,安全事故更多地表现为用国家和他人的生命财产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即便是自己将来受到追责和严惩,很多人和事也是于事无补的。对此,近年来,党和国家三令五申,各级政府不断健全安全监管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广大群众也在增强安全意识,学习逃生技能。尽管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悲剧警示我们,这些仍不足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不足以让我们内心的安全指数始终处于高线水准。 这可以从接送小孩中窥见一斑。小时候,即便是蜿蜒曲折的农村山路,我们大多数也是独来独往,一年中父母有那么一两次出现在校园门口,我们的心里就乐开了花。可是在今天,每天下午三四点钟,校园门口交通拥堵,人满为患,家长都在眼巴巴地等着自己的孩子走出教室。如果稍微一打听“为什么会此一时彼一时”,家长的回答是“社会太复杂了,坏人多了,别被拐了,走丢了。”“车多不安全,万一磕着碰着了,就不好了。” 今天,我们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同样也处于社会风险期,防范安全风险自然是其中应有之义,并且始终在我们身边。细细想来,因为利欲熏心而忽视了安全配套,因为个人主义而带来了简单粗暴,因为矛盾纠纷而产生了社会戾气……这些安全风险是可避免的,只不过对于“安全第一,从我做起”“生命弥足珍贵 安全重于泰山”等警钟,一些人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走心。这是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的缺乏,这也是法律意识、规矩意识的缺乏。 根据中央部署,狠抓责任落实、深化改革创新、健全预防机制、加强基础建设,是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依法治理也是重头戏。法治的作用在于惩戒,更在于规范。对于前者,它可以让“安全”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一旦触碰,便要遭到法律责任的追究,如此可以倒逼一些人不敢、不能再在安全上“打折扣”。对于后者,它通过对安全标准、公共秩序、应急处置的制度设计,让政府部门的安全审查有章可循,让企业工厂的安全设备配齐配足,让百姓开车出行都能遵守交通规则,让矛盾纠纷都得到理性处理。长此下去,法治与安全相得益彰,人们对法治越敬畏,也就对安全越重视,安全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安全警钟,再次敲响。未来,警钟仍需长鸣,各级政府、企业和百姓不仅要时常“听得见”,更要时时“想得到”,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做到“安全大如天”,让安全常伴你我左右。
|
26
路过 |
7
雷人 |
1
握手 |
鲜花 |
鸡蛋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