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北京市某高层建筑顶层,一个橙色的逃生舱载着4名“逃生者”缓缓下落。模拟实验的成功标志着,该大厦成为北京第一个启动逃生舱的高层楼宇。据悉,以100米楼高为例,该逃生舱一小时内可疏散250人。(EHS.CN) 现在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楼内人员有效避险应急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北京推出的这款“逃生舱”,可以说是危难之中的“诺亚方舟”。作为项目组织者,安监部门的超前意识和防范意识绝对值得称道。 我国城市里有那么多的高层建筑和住宅,如果每家每户都有这么一套有效、实用、便捷的救急逃生器材,其市场前景绝对是持续飘升的“绩优股”。但笔者认为:设备实用与否很关键,也是市场推广的前提。只有些那经过实战检验的装置,才会赢得人们的关注和信任,尤其是针对以家庭为单位的逃生应急设备。所以逃生舱的普及与推广工作,前期投入、配备试点很重要,后续跟进宣传更重要。虽然北京安监局也曾在个别高层建筑上,实验性地模拟运行了“逃生舱”。但这毕竟不是危机现场,你很难说服市场和公众。 相反如果在一处易发火灾的高层建筑上,预防性地提前配备了“逃生舱”,平时再有针对性进行演练和指导,等到真的发生了不测,这时我们大量的前期努力就得到了回报,配备“逃生舱”“避险室”“应急箱”的楼宇,通过逃生舱有多少人成功获救、利用避险室有多少人安全躲过劫难、小小应急箱里的什么起到巨大作用……只要这时候相关报道一宣传,估计灾难中任何一款实用、价廉、便捷的应急设备,都会被抢购、预定一空。 倒不是咱细心进行了前期调研、下大力气开展了实点运作,然后就天天盼着这地儿赶紧出事儿,好让咱的设备显显神威。我想进行逼真的实战场景下的应急演练,让当事者现身说法、加大宣传力度,也能打动消费者、撬动市场需求。 一项好的科研项目,如果没有和市场做好对接,即便再有前景潜力的成果,也只能躺在档案里睡大觉。北京推出的“高层建筑逃生舱”,如何从“好看”到“好用”,安监部门还要再下功夫、多努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一旦成功了,就会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 我们期待中、翘首中,也许奇迹就要在下一刻发生!
|
前一篇: 2013年全国特种设备事故死亡289人
6
路过 |
4
雷人 |
握手 |
鲜花 |
鸡蛋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