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答本报记者问全文。周生贤指出,全国存在较大以上环境风险的企业仍有60%未进入工业园区,52%距离环境敏感目标较近。电子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量持续增加。 周生贤指出,环境与经济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正确的环境政策也是正确的经济政策。 周生贤提出,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汲取。主要教训是:发达国家曾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我国不能重蹈覆辙,必须努力避免,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基本经验在于:一是建立以高违法成本为理念的环境法律体系,环境责任终身追究,严格执法。二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经济发展中找出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强化环境经济政策激励,推动环境成本内部化。四是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推进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周生贤进一步指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与国际环发事业基本同步。1972年我国派代表团参加了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 32字环保工作方针。1983年,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1992年,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进入新世纪,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周生贤强调,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中国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重要变化。一是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2012年的85%,燃煤电厂脱硫机组比例由14%提高到 90%。二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2008年以来,环境保护部拒批345个、总投资近1.2万多亿元的“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项目。三是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积极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高,重金属、化学品污染等环境问题有所缓解。四是深化污染防治。制定《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深入推进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全国七大水系好于Ⅲ类水质比例由2005年的41%提高到2012年的64%;劣V类水质比例由27%下降到12.3%。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新机制,有效保障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的环境质量。五是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 135亿元,实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支持2.6万个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5700多万农村人口受益。 周生贤说,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环境质量改善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污染减排任务艰巨。结构减排尚未取得实质进展,工程减排空间在不断缩小,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8%~10%的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二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70%左右的城市达不到二级标准。2012年,十大流域中劣V类水质比例占10.2%,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不达标。三是环境风险不断增加。全国存在较大以上环境风险的企业仍有60%未进入工业园区,52%距离环境敏感目标较近。电子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量持续增加。四是环境法制不完善、能力建设滞后。“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环保监管力量与日益繁重的环保任务不相匹配。五是国际环境压力日益加大。我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前列,发达国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和义务。 周生贤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是今后5年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6月,国务院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要求把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逐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措施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缩过剩产能。二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三是严格治理机动车污染,提升燃油品质。四是强化综合治理,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五是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六是强化责任考核,未完成年度任务的地区,由环保部门会同组织部门、监察机关约谈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同志,督促整改。 周生贤称,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和新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指向,在创造亮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应对热点上下功夫,勇担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突破难点,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继续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努力推进环境与经济协调融合。 抓住重点,就是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建设上发挥积极作用,优先解决大气、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环境问题。 创造亮点,就是狠抓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不放松,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着力抓好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造纸厂、城镇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和机动车减排措施落实,全力完成减排任务。 应对热点,就是进一步加强大气、水和农村污染防治,集中力量做好三项工作:以PM2.5防控为重点,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为重点,强化重点流域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推进村镇环境连片整治和土壤污染治理。 周生贤强调,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看环保,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搞好顶层设计,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 |
前一篇: 上海臭氧污染创纪录,光化学污染加剧是主因
后一篇: 报告称广东东莞石马河流域土壤镉污染严重
路过 |
雷人 |
握手 |
鲜花 |
鸡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