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称,“十二五”期间,我国在污泥处理处置上潜力巨大,投资有望达到600亿元。这对于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国内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无疑是极大的利好,但据记者了解,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却并不乐观。多位行业人士及专家对记者表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法规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缺失,产业发展在缺乏引导性规范的情况下又缺乏市场监管,污泥处理行业乱象丛生。尤其是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市场,更存在造假、不实宣传和不正当竞争及成本过高等现象。 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混乱 “如今国内污泥处理市场很混乱,我在调研时感到很困惑。”近日,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说。 事实上,名为“泥客庄主”的业内人士在其博客中也多次强调这个问题。通过分析一系列国内污泥处理处置的典型事例和技术,他表示,如今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市场存在造假、夸大宣传和不正当竞争及成本过高等现象。 “目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市场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由于各地的经济情况、处理效率等多种因素的差异化,致使污泥处理技术的造假存在很大的生存空间。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延国也曾直言,“国内污泥处理乱象确实存在。” 据悉,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利用的 技 术 包 括 污 泥 的 堆 肥 化 处 理 技术、污泥的建材化技术、污泥的厌氧消化(制沼气)技术等多种。有业内人士举例称,就以污泥碳化这项在国外尚处于研发试用阶段的技术来说,现在国内号称拥有“自有技术”的厂商就有8个之多,但到中试水平的只有一两个。而对于一些大 行 其 道 的 所 谓 新 技 术 如 厌 氧 技术、热干化等等,目前实施这些技术的项目运行顺利的寥寥无几。有中科院专家对记者透露说,如今国内共有50多个采用厌氧消化技术的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 但 是 有9 0 %都 没 有 正 常 运行。 对于如今国内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现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环境学会固废专业委员会委员王伟用 了 四 个 字 来 概 括 — ——“ 乱 象 丛生”。“商业包装可以理解,但造假是万万不能容忍的。”王伟说道。 有专家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国内并无专门针对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的相关资质认定,这导致行业进入门槛过低。“很多之前做饼干的、做药片的企业也都来做污泥干化了。”一位专家透露说。 行业发展面临诸多障碍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多种原因造成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混乱局面。 首先是历史问题及相关政策问题。盘雨宏对《经济参考报》分析称,一方面,长期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当前市场发展的缺陷,由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重水轻泥的现象非常严重,污泥处置的发展相当滞后,基础十分薄弱。另一方面,我国未建立起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体系,且缺少污泥的基础研究以及技术路线的科学分析,这导致行业的发展出现了无规划、无统筹的现状。 以环保部最近出台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为例,有专家称:“说是技术指南,但是把市场上现有的所有技术不论好坏都罗列出来,谁都不得罪,这能叫指南吗?” 其次是国内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标准规范的缺失“目前污泥的处理技术多种多样,谁都说自己的好,这些技术的处理效果是否属实?而业内也没有令人信服的专家能将各种处置工艺的真实成本反映出来,没有建立技术指导标准,更没有指导价格标准。”一位名为“水硕鼠”的网友如是说。 这种观点得到了多数专家的认同。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的标准规范方面的发展较为滞后:标准制定缺乏阶段性,尤其是缺乏过渡期的标准。尽管近年来制定了系列污泥泥质标准,但仍难以指导设计工作的开展和污泥最终处置的实践。“目前,最大问题是标准不健全并且实施不到位。”中科院某专家表示。 最后是信息不公开。多数行业人士均表示,国内已经上马的污泥项目基本上都是“保密”的,操作界面不会让你看,数据不会让你抄,照相都不行“即使让你去看也是走走过场。” “泥客庄主”称“检验一个环保技术的好坏非常简单。只要有每年的实际处理量和吨处理费这两个指标即可。这两个数据既非国家机密,也非个人隐私,在业界居然是顶级商业机密,不但公众无从知晓,就是从业者本身,也未必了解。这里面是否有猫腻?” 另外,污泥处理技术也不成熟。专家表示,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处置处于一个早期的阶段,工艺技术并未能像污水处理那样规范,目前只有少部分技术是成熟的,绝大部分技术不成熟。并且在技术运用上,还存在脱离国情、对于国外技术盲目跟风的状况。 建立良好机制是关键 据悉,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形势也相当可谓严峻。“到现在为止,我国绝大多数的污泥还没有得到安全处置。”泥客庄主表示。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张韵在其论文中提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成新增污水集中处理能力1500万立方米/年,以新增污水处理量运行负荷率为75%以及污泥(含水率80%)占污水质量比例为0.6‰计算,“十二五”期间污泥产量将以246万立方米/年的速度递增。但总体而言,我国目前污泥处理处置的资源化利用率较低。数据显示,以含水率80%计,全国年污泥总产水量已经临近3000万吨,但到目前为止,国内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 置 达 到 安 全 化 的 比 例 不 超 过20%。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个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效率。 针对“十二五”期间巨大的污泥处理市场,专家们普遍表示,当务之急要加强政府的高效监管,建立相关的行业监督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相应的标准体系等,促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盘雨宏指出,要解决污泥处理处置中的系列问题,政府的高效监管是关键。政府应加强污泥处理处置的管理、监控与社会宣传,在标准上应该注重体系的建立,同时应公开相应信息。另外,任何产业发展初期,奖惩手段的利用都较为高效,应尝试在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运用这一举措。 “泥客庄主”也认为,建立相关的行业监督制度和信息公开是解决之道。 他表示,解决我们环保业的问题要靠政策,是对人心的法律约束。一方面是要行政透明,在废弃物处理方面,建立类似的行政透明机制。另一方面则是要建立社会监督、行业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环保门槛必须提高,而提高门槛的最简单做法就是让已建成环保项目的运行受到监督。”最后,是要实现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的信息公开,包括项目的处理量、处置量、处理费用以及污泥处置后的去向,让公众有充分的知情权。 他说,制度的建立需要时日,但从业者以治理污染为名、行扩大污染之实的伪环保必须停止。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同斌表示,信息公开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但如何保证公开数据的真实性,这需要相关部门下工夫。 陈同斌强调,还要完善相应的标准体系。如今国内标准不健全且实施不到位,包括运行监管、工程设计等方面标准缺失。同时要加强监管,提高行业门槛,必须有些硬性指标,要有相应的资质评定,并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在技术和工程上要把好关。包括技术的选择、施工要求和运营上的监管,国家还需要有好的示范工程。 陈同斌说:“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良好发展取决于政府的决心和机制的设置,机制做得好,两三年时间行业就能得到健康发展,机制不好的话,再过十几年还是不行。”
|
后一篇: 污染严重光伏业遇倒闭潮
路过 |
雷人 |
握手 |
鲜花 |
鸡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