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历届EHS法规峰会
点击查看更多

EHS 新闻

EHS News
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健康安全网 >EHS 动态 > 观点评论 > 福岛核危机后时代 世界核电工业何去何从

福岛核危机后时代 世界核电工业何去何从

2011-9-16 09:57 | 发布者: Alex | 查看: 1794 | 评论: 0 | 来自: 解放日报
摘要:半年前的“3·11”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危机,至今令人心有余悸。近日,法国南部马库勒核电站附属设施一座处理核废料的锅炉也发生了爆炸,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公众难免质疑,核电站事故为何会那么多? ...

  半年前的“3·11”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危机,至今令人心有余悸。近日,法国南部马库勒核电站附属设施一座处理核废料的锅炉也发生了爆炸,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公众难免质疑,核电站事故为何会那么多?尽管如此,大多数国家并未停止核电站建设步伐,也有国家比如德国,将逐一关停所有核电站。经历了福岛核危机,世界核电工业该往何处去?

  核安全无小事

  核电自从问世以来,就以其高效和清洁,成为比较成熟的化石能源之外的替代能源途径,但反对意见也一直存在。尤其是25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令环保人士开始注意核电潜在的负面威胁。今年的福岛核危机借助现代通讯手段的传播,更是迅速让全世界认识到了核安全的重要性。

  核电站一旦泄漏,姑且不计直接经济损失和用于事故抢险的人力成本,其间接影响更为深远,也更令人痛心。据报道,因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而遭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部分地区,灾民可能要在外漂泊20年才能回家。此外,周边地区潜在的食品安全、居民健康问题也将成为长期困扰。与这些问题相比,一座核电站即使有再大的经济价值,也很难令人痛快地说“好”。

  虽然高效,但投入大,加之“核安全无小事”,人们对核电的谨慎态度由此而来。

  小事因“核”而严重

  然而,核工业界人士也觉得委屈。“比如此次法国的核电站事故只是附属设施中的锅炉爆炸,说穿了就是一般的工业爆炸。但一和‘核’沾边,人们就会比较紧张。”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表示。

  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核泄漏事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7级,最轻的是第1级“内部异常”,最严重的是第7级“特大事故”。核工业史上3次大事故,切尔诺贝利和福岛同为7级,三里岛事故为5级。在许多国家,核电站发生低级别安全事故也须公开,这在外行人看来,就变成了“核电事故频繁”。去年5月,我国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监测发现一回路放射性水平异常上升,有一根燃料棒的包壳可能存在微小裂缝。这一内部事故对公众没有任何影响,但消息披露后,也曾引起过部分民众的恐慌。

  不少业内人士希望,公众应对核电站安全有客观的认识。无谓的恐慌,将成为核电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一座核电站用于安全方面的投入已占建设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后福岛时代,提高核电安全标准确有必要,但若为了消除恐慌情绪而无限制地追加安全投入,则会令核工业界不堪重负,核电的正面作用也将被消磨殆尽。

  去留不仅是技术命题

  核电工业该继续前行还是该及时踩刹车?这个两难命题很难回答。上海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伟男认为,目前,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尚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储存和远距离输送,无法取代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也无法填补核能被完全放弃后留下的真空。核电发展依然有诸多积极因素。但另一方面,正如《自然》杂志在福岛事件后刊发的评论所言,“这场灾难(将)突出显示核电站的脆弱性和潜在的辐射泄漏严重性……公众在未来的十年里会对核电站谈虎色变。”还有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核电就是魔鬼,但也只能与它同行。

  对此,上海交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主任江晓原教授提出了另一种思路:“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断地、毫无节制地增加对电力的需求?”他认为,全世界现在都在一列叫做“现代化”的欲望特快列车上。正是这种状态,导致人们无休止地增加对电力的需求。如果没有人类的欲望膨胀,就不会有能源危机,也不会依赖包括核电在内的各种替代能源。

  或许,后福岛时代的核电不仅是技术命题,更是留给我们每个人的哲学命题。

如何获得EHS币?

关键字: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