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起火损失900多万!上海一化工企业发布事故报告。2024年4月1日,上海一化工企业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2500平方米,无人员伤亡,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约910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
起火建筑位于园区2幢厂房,建筑结构为单层钢结构厂房,局部二层,墙体为砖混结构,彩钢板屋顶,呈东西排列,建筑面积约为4500平方米。该化公司租用园区内2幢-2厂房用于生产、仓储,租赁面积约1600平方米。由西往东依次放置了调和釜(4-7号)、包装桶(大桶)、调和釜(1-3号)、货架、包装桶(小桶)等设施设备,由南往北依次分隔成两间办公室,南侧为生产休息室、北侧为实验室。在该厂房内分别存储了基础油、切削液、脱模剂和二氧化硅水溶液等生产原料。 ▲房园区平面示意图 ▲2幢厂房平面示意图
事故直接原因 该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遇混合物质挥发的可燃蒸气发生爆燃,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事故原因分析 火灾发生前,该企业正在生产品名为“锌合金6号”的脱模剂,员工王某使用叉车将塑料吨桶内的四种物质晃动混合,静置后,在分装过程中,员工张某打开塑料吨桶下方的阀门,将塑料吨桶内混合液体通过滤网、漏斗罐装至下方金属桶内。 企业存在违反操作工艺,使用易产生静电的塑料桶灌装液体化学品,加工过程中多次剧烈晃动导致电荷积聚产生静电,产生的静电遇混合物质挥发的可燃蒸气发生爆燃并扩大成灾。 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 但因其易放电,会出现静电火花。 在易燃易爆场所, 极易引燃物体发生事故! 2024年10月12日,湖南常德一公司装药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为:事发前装药工杨某违章操作,其长时间未触摸静电消除器释放身体静电,再加上其长时间作业身体产生大量静电,装药工在装药过程中不定期对药物进行聚拢后给模具填充药物然后装入药饼中,因此药物在聚拢、装填过程中存在摩擦产生静电,当防静电膜和防静电胶板未及时消除静电,装药工装药时接触药物对其放电引发闪爆造成该事故发生。 ▲发生闪爆事故的工房 2020年11月17日,江西省吉安市某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 事故原因:303釜处理的对甲苯磺酰脲废液中含有溶剂氯化苯,操作工使用真空泵转料至302釜中,因302釜刚蒸馏完前一批次物料尚未冷却降温,废液中的氯化苯受热形成爆炸性气体,转料过程中产生静电引起爆炸。 2020年9月28日,湖北天门市岳口镇岳口工业园天门楚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楚天生物公司在使用压滤试验机对二硝基蒽醌滤料进行压滤作业时,滤料在压力作用下流动,与聚丙烯纤维滤布摩擦产生静电,能量积聚达到滤料的静电爆发临界值后,引发滤料起火分解,压滤试验机内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从而导致压滤试验机内的二硝基蒽醌爆炸。 静电对安全生产企业危害极大, 我们应该怎么加强防范, 避免静电危害呢? 小安来为大家支招了~ 1 ➢设置人体静电消除装置 ◉在泵房门外、上储罐扶梯入口处、储罐采样口两侧、装卸作业区内操作平台扶梯入口处、码头上下船出入口、加油站(点)卸油口处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作业场所,应设人体静电消除装置。 ◉加油站汽车罐车卸油、静置时间等应该执行操作规程,自助加油设施应采取消除人体静电措施。 2 ➢采取流速控制装置 ◉甲乙类可燃液体应通过管道或鹤管从底部进入槽车、罐车以及储罐等,并采取流速控制措施。 3 ➢采用防静电器具并接地 ◉可燃液体检尺、测温、采样等应采用防静电器具并接地,符合静置时间要求并按操作规程执行。 4 ➢避免形成细微粉尘 ◉化工粉体生产、风送、储存等过程中,尽量避免形成75μm粒径或更小的细微粉尘。如料仓积聚过多挥发气体,应设置进风口在安全料位以下的反吹净化风系统。 5 ➢消除积聚的静电荷 ◉在化学纤维静电电位超过允许值的情况下,应采用静电消除器或使带电体周围空气离子化的措施,以消除所积聚的静电荷。 6 ➢清理作业可燃性物质 ◉应及时清理作业场所散落的可燃性粉尘,防止产生爆炸或燃烧。 7 ➢采取静电泄放措施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中进行打磨、喷砂、喷涂等易产生静电的施工作业时,应采取静电泄放措施,避免静电积聚。 8 ➢正确使用防静电用品 ◉人员进入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应正确使用防静电用品。
只有在生产中认真分析静电产生的原因, 预测它的危害, 对静电防范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防患于未然, 才能把静电防范措施落实到实处。 |
![]() 路过 |
![]() 雷人 |
![]() 握手 |
![]() 鲜花 |
![]() 鸡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