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媛
近日,PX项目又一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5月4日和5月16日,部分昆明市民“散步”,反对PX项目,抵制建设千万吨炼油厂。
不久前,四川石化彭州项目遭到当地居民反对。更早之前,在大连、厦门、什邡、启东、宁波,重大建设项目同样引来广泛争议。
面对公众的反对声,政府、企业不再沉默应对。昆明市政府和中石油明确宣布PX项目上马完全取决于昆明市民意愿,并通过新闻发布会、恳谈会、考察团、市长开通微博等形式,与公众沟通对话,接受公众质询。
相比于一些地方项目上马时的三缄其口,昆明市政府公开信息、坦诚对话,接受公众质询,搭建起政府、企业、公众三方理性解决PX问题的平台,值得肯定。
PX风波也因此峰回路转。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紧张对峙情绪有所缓和,公众开始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对PX项目和石化炼油企业作进一步了解。这是否意味着已扭转之前一边倒的民意?公众意见得到重视后,将不再强烈抵制项目上马,项目便可以得以顺利实施?答案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公众疑虑消除了吗?
从恳谈会到微博问政,虽然当地政府、企业与公众多种形式交流对话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帮助项目赢得民心,但与群众的权利诉求相比,仍有距离,不少市民和网友对当地政府和项目业主依然心存疑虑。
对于公众关心的污染问题,当地政府和企业都说清楚了吗?在这些沟通交流中,当地政府和企业虽然回答了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比如是否上马PX项目,是否存在污染,资源利用是否合理以及安全防护距离是否达标等问题,但是对于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和企业并没有给予全面深入的回应,而是较多地停留在作姿态、表决心上,并试图用国家宏观战略布局,具有完备的批文,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技术达到欧美标准,说服公众。
如果政府和企业以说服为目的,有选择地公布信息,用结论性的语言“自证清白”,则很难取信于民。这种恳谈会不仅达不到恳谈的效果,反而会增加公众的疑虑。
欧美等国家规定,重大建设项目方案必须接受公众质询。英国高铁HS2第一期从伦敦到伯明翰的方案公布后,仅首次公众质询就涉及5.5万人(次),对质询中提出的问题,要逐一找到解决的办法,写入修改方案。例如,针对专家和公众对高铁HS2对环境影响的质询,高铁的线路就进行了多次调整。
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希望通过召开为数不多的几次沟通交流会,一劳永逸,彻底消除民众对重大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担忧,似乎不大可能。
公众到底担心哪些问题?
政府和企业要想真正打消公众疑虑,就必须站在公众的角度,充分考虑公众的感受,真正了解公众关心的问题。
尽管在这些沟通交流会上,政府和企业多次重申,昆明安宁的炼化基地项目经过最严格的审查审核,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炼化基地采用的技术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都可以实现安全达标排放,对昆明市的污染很小,但是,这种“只见结果不见过程细节”的回应不但难以化解民众的疑惑,反而可能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导致信任缺失、矛盾激化。
从表面上看,公众对项目选址、安全监管、应急预案等方面存有疑虑,实则是对政府和企业公信力的质疑。
PX项目之所以急于上马,是因为国内需求很高,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出于本区域产业布局和拉动GDP的考虑,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环境、节能减排、社会条件的约束,抢着上马石化炼油项目。一些地方让项目论证走形式,甚至不惜作假,老百姓自然不相信。
在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化工企业甚至环保部门并没有很好地履行管理的责任,造成了诸多严重的后果,老百姓吓着了,害怕了。“谈化工而色变”的情况,实际上是之前管理缺位造成的恶果。
如何获得老百姓支持?
公信力的缺失直接导致PX项目被妖魔化。面对民众潜在的利益诉求,说服老百姓同意重大建设项目上马,必须从“建立信任”着手。
首先,对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建设项目,政府和企业必须做到尽量公开,以公开换取信任。行胜于言。只要政府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并能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老百姓自然信服;只要企业真正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在立项阶段全面、直接、有效公开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各种传言就会少一些,更易得到公众支持。
其次,提高重大建设项目公众参与度,以参与换取信任。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对于牵涉到民众利益的公共性问题,过去那种以“通告”、“告知”的形式“单向度传输”,已不能满足公众有效参与的需求。要在信息时代、权利时代赢得民众支持,就要发动更大范围的公众参与,也就是政府、公众和企业坐在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经验表明,项目决策公众参与面越大,决策越易于执行,越有执行动力。如果意见得到采纳,则会给公众带来成就感,更易获得支持。在执行过程,公众就会表现出很高的配合度。
第三,解决好现存的环境问题,以行动换取信任。政府部门要针对石化炼油项目整个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制订详细完备的应急方案,建立完善的在线监测体系;企业不仅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还要保证建成之后的合规运行,减少环境隐患,同时处理好已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只有现有项目合规,公众才能相信新建项目无恙。
重建信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应克服急躁心态,更多关注公众利益诉求,将公众严苛的质询,作为检视政府行为的参照、搭建对话平台的契机。如果昆明PX项目在政府、企业与民众互动的良性轨道上妥善解决,将成为典型案例,为解决全国多地类似问题提供成功经验。
|
前一篇: 正确看待安全检查
后一篇: "躺着中枪"的环保局长们冤不冤?
路过 |
雷人 |
握手 |
2
鲜花 |
鸡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