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历届EHS法规峰会
点击查看更多

EHS 新闻

EHS News
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健康安全网 >EHS 动态 > 综合资讯 > 解读:如何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解读:如何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2013-3-7 11:26 | 发布者: EHS最新资讯 | 查看: 1217 | 评论: 0 | 来自: 中国低碳网
摘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EHS资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温家宝说,“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两会”召开之际,持续不断的雾霾、不断曝露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让“环保”史无前例地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

  重蹈了先污染后治理覆辙

  温家宝在报告中承认,“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少。”

  “我国现在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资源环境制约。环境污染让人们难以感受到经济增长的幸福感。”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傅莹也表示,“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来,我国经济是在快速地发展,成就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也可以说是高昂的代价。”

  环境安全,作为社会最基本安全保障问题之一,凸显在人们面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歌猛进,以年均9.9%速度增长,使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顺利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经济体所创造的发展奇迹。

  但另一方面,我国环境状况每况愈下,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伴随着经济高增长,呈现出环境高恶化的特征,重蹈了当年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未来10年中国环境战略路径》作者、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对记者说:“总体上看,近30年来,我国既没有遏制住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也没有遏制住生态退化的趋势。环境质量在局部有所改善的同时,总体仍在继续恶化。”

  2007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环境污染损失》报告称,中国空气和水污染损失每年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GDP的5.8%。估算1995年中国城市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人数17.8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过早死亡人数11.1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也估算,中国2001年因各种污染造成的过早死亡人数近80万人。

  环境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污染物的持续增加。据环境保护部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均居世界首位,并远远超过自身的环境容量。

  目前,我国消费了世界11%的石油和49%的煤炭,排放了占世界26%的二氧化硫、28%的氮氧化合物和21%的二氧化碳。2011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218万吨,与1981年美国排放量相当。而目前美国排放量为1036万吨,欧盟27国为598万吨,日本78万吨。2011年,我国的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84.8%,化学需氧量(COD)实际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212.5%。

  让人民群众感到十分不满的雾霾天气,已远远不是一城一地的空气污染。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等专家开展的一项“中国区域空气质量综合控制体系”专题研究显示,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我国东部地区空气污染一体化现象日趋明显,大气污染正逐渐从局地污染向区域污染演变,区域性高污染日益频繁。

  但相比之下,污染治理乏力。“‘三分之一靠天,三分之一靠自己,三分之一靠周边’,这就是空气污染防治的现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EHS中国)

  “走了PM2.5,来了PM10。”这便是“两会”召开之前,北京接连遭遇严重雾霾和沙尘天气的真实写照。

  需寻求环境与发展新平衡

  总结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环保专家们给出了这样四个结论:

  结论一:中国传统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常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居高不下,在世界各国中居于首位,其对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结论二:中国新污染问题又接踵而至,新污染物排放量同样巨大,并与常规污染物产生叠加效应,形成复合型污染,对环境雪上加霜。

  结论三:中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污染物排放拐点以及环境质量拐点均未出现,少数几项污染物排放指标下降并不意味着环境状况开始好转。

  结论四:中国现阶段环境污染问题,比历史上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要严重。中国所面临的环境挑战前所未有,未来任重道远。

  而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仍然缺乏紧迫感与积极性。环保部称,当GDP增长仍在一些人心目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环境安全往往被抛诸脑后,一旦出现问题,要么处罚企业,要么撤换环保局长,而淡化甚至忽略自己的责任。

  没有严格的问责标准,没有严厉的执行手段,地方政府必然存在侥幸心理。

  没错,“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但我们迫切需要在环境与发展之间寻求新的平衡,摆脱过去那种经济决定环境的藩篱,走向环境决定经济的新轨。

  温家宝在报告中说,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不管经济如何增长,不管如何降低能耗和排放量,都必须以以生态承载力为依据。

  正如致公党中央《以生态适宜为标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提案所说,“适宜的产业规模既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又是维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平衡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过度追求规模效应而忽略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必将导致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必须依据区域生态承载能力,科学确定产业发展规模。

  事实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让家园不再受到破坏,这一点,不是做不到,更不是拿不出钱。

  自然保护立法研究组近百位专家的测算显示,守住我国的生态安全底线,每年只需要306亿元,相当于每年GDP的0.065%(每年我国教育预算达到GDP4%,全社会研发经费达到GDP的2.2%)。依靠这些钱,就能使我国17.48%的陆地和10%的海洋得到有效保护,确保我国的重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EHS中国)

  眼下,要有效遏制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有两个手段是必须要做到的。一是严厉的执法措施,让环保监察部门真正地“硬”起来,而不是环保监察“失之于松,失之于软”;二是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手段,将“谁污染,谁治理”改变为“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如何获得EHS币?

关键字:解读, 希望, 雾霾, 污染, EHS
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