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历届EHS法规峰会
点击查看更多

EHS 新闻

EHS News
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健康安全网 >EHS 动态 > 综合资讯 > 农药:四大举措降低废水排放

农药:四大举措降低废水排放

2012-12-21 09:34 | 发布者: EHS最新资讯 | 查看: 1251 | 评论: 0 | 来自: 中国化工报
摘要:针对国务院公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李正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药行业在节能方面压力不大,但在减排方面则任务很重。协会将加强信息服务,从源头抓起,抓住重点,推动行业整 ...
  HSE资讯:针对国务院公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李正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药行业在节能方面压力不大,但在减排方面则任务很重。协会将加强信息服务,从源头抓起,抓住重点,推动行业整合,以此全面推进农药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据李正先介绍,化学合成农药步骤多、收率较低,平均收率在40%~60%,其他原料、中间体及副产物都以“三废”形式排出,其中废水排放尤为突出。整个农药行业每年排放的废水占全国工业废水年排放总量的1%左右,每年排放的废水约为1亿吨。农药行业“十二五”规划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指标:到2015年,特殊污染物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三废”排放量减少15%;农药产品收率提高5%,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

  李正先表示,农药行业减排工作任重道远,有两大难点:一是农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经工信部核准的合法农药原药企业多达500多家,而销售额在2亿元以下的企业占80%,企业环保投入能力乃至意识严重不足。二是高端环保技术缺乏。农药废水浓度高、毒性大,有许多不可生物降解或生物抑制物处理难度大,一些特殊污染因子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大部分原药企业不具备处理特殊污染的能力。虽然大部分企业建有环保设施,但技术先进性不够,环保效果与跨国公司有较大差距。

  李正先提出,为了进一步做好减排工作,农药行业要着重做好四项工作。

  首先是做好引导工作,开展广泛的环保信息交流。组织召开各种环保政策、技术和信息交流会,而且每两年定期组织专门的农药环保交流会,现场观摩,交流技术;发挥农药协作组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解决产品在环保方面的共性问题,提升环保技术水平;加强与跨国公司的交流合作,分享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技术。

  其次是从源头抓起,改进工艺,清洁生产,提高收率。要加速企业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回收及循环利用率,尽可能把“三废”消灭在工艺过程中;淘汰一批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发展高效、安全、经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原药和制剂品种,推广清洁文明生产技术方案;推广工信部颁发的12个农药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明确提出,农药行业要推广清污分流和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这是农药减排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应该进一步作到污污分流,同时还要搞好副产资源的回收利用。

  再次是抓重点品种的减排工作。具体就是申请环保部对草甘膦进行环保核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草甘膦农药生产和出口大国,每年生产草甘膦产品50万吨,每生产1吨草甘膦排放废水5吨。我国登记在册的草甘膦生产企业有130家左右,产能大于1万吨的有17家,占总产能的60%,大于3万吨的7家。进行草甘膦环保核查,就是通过抓大品种把整个行业的减排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年初对草甘膦大企业的环保核查基础上,近期将针对草甘膦全产业进行环保核查。

  最后是推动行业整合,推动行业走集约化、规模化、园区化的做大做强之路。按照《农药产业政策》要求,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国内排前20名的农药企业集团的销售额达到全国总销售额的50%以上。只有企业规模大了,经济实力强了,环保的自觉性和投入环保能力才能提高。从现在的情况看,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企业,自身对环保的要求高,环保设施的投入也比较到位;而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的农药企业,环保基础则比较薄弱,也是节能减排的难点所在,将逐步被大企业整合或被市场淘汰。

  专家指出,农药企业迁离城市、进入专业园区即是提高农药企业的集中度,克服布局分散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药环保水平的有效途径。进入农药和化工园区,可以实现公用工程、环保设施的资源共享,减少“三废”排放,提高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率。目前,农药行业在江苏南通和山东潍坊建立了南北两大农药工业园区,目前所在省区50%以上的农药企业已经入园。今后要加大力度,加快农药企业向专业园区或化工聚集区集中,减少点源污染。到2015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总数的50%以上,农药工业园区所在省份要有80%原药企业进入园区。
 已同步至 EHS最新资讯的微博

如何获得EHS币?

关键字:农药, 举措, 降低, 节能减排, HSE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