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历届EHS法规峰会
点击查看更多

EHS 新闻

EHS News
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健康安全网 >EHS 动态 > 综合资讯 > 制药业污染防治有对策

制药业污染防治有对策

2012-5-8 15:53 | 发布者: EHS最新资讯 | 查看: 1153 | 评论: 0 | 来自: 中国环境报
摘要:制药行业废水处理等污染治理问题突出,污染治理形势严峻,企业治污水平不平衡,此次发布《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将指导企业选择经济可行的治污技术,有助于行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治污水平的提升。

图为制药企业工作人员在进行污水处理


  去年,我国首个针对制药工业出台的环保标准--《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对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要求更加严格。行业要达到标准要求,自然需要更先进实用的污染治理技术。

  随着环境标准体系的完善,环境保护部更加注重技术指导,在许多行业出台污染物排放标准后,会配套出台具有最佳可行性的技术政策。这些技术往往在国内已经有成熟应用,对企业来说,找到正确的技术路线,能大大减少治污压力。

  制药行业废水处理等污染治理问题突出,污染治理形势严峻,企业治污水平不平衡,此次发布《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将指导企业选择经济可行的治污技术,有助于行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治污水平的提升。

  医药工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9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已超过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0%,已成为世界医药生产大国。但是,我国制药行业发展中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制药废水污染日趋严重。促进制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制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近日,在《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下简称《技术政策》)发布之际,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就如何运用合理技术防治污染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为什么要发布《技术政策》?

  为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管理和监督执法中提供管理手段,为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制药工业污染治理的特点和难点是什么?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近年来,我国制药工业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但是,行业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同质化严重、深加工程度较低、下游产品开发滞后、产品链不完善。医药企业出口以初级、资源类产品为主,原料药出口比重大,占总出口量的80%以上。目前,化学药品制剂和化学药品原药制造是我国医药工业的主要构成部分。然而,化学原料药是制药工业污染最重的领域。

  制药工业污染治理的难度在于产品种类多、更新速度快、涉及的生产工序复杂;所用原材料繁杂,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原材料为有毒有害物质;工艺环节收率不高(一般只有30%左右,有时甚至更低,往往是几吨、几十吨甚至是上百吨的原材料才制造出一吨成品,从而产生大量废弃物,并且废物成分复杂)。

  制药工业废水成分千差万别,处理难度也不尽相同。其中合成、半合成及发酵类制药废水由于浓度高、难降解很难处理,部分产品废水中氨氮、硫酸盐含量高也成为处理难点。

  记者:制药工业污染治理的总体形势怎么样?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从总体上看,制药工业治理形势严峻,全行业污染治理程度不平衡,条件好的制药厂已经达到二级处理水平,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制药厂仍处于一级处理,甚至还有一些制药厂的废水没有做到清污分流。

  尽快制定并实施可操作性强、技术水平先进的制药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将制药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提高到新水平已是当务之急。去年,环境保护部已经制定并发布了《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此次制定《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可为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管理和监督执法中提供有力的管理手段,为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政策》规定了什么?

  指出了制药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规定了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应实行的技术方针、技术原则和重点控制污染物。

  记者:《技术政策》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内容上看,有哪些特点?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此次发布的《技术政策》指出了制药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规定了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应实行的技术方针、技术原则和重点控制污染物。

  特点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预防为主,提出以清洁生产技术为主、涵盖制药生产全过程的污染防治技术,体现了一定的超前性;二是将环境管理、监管工作与企业生产技术发展相结合,从根本上实现环保工作优化行业发展;三是对行业特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残留药物活性成分、恶臭物质、挥发性有机物(VOC)、抗生素菌渣等进行重点控制;四是“三废”处置应考虑生物安全性因素;五是作为指导性政策文件,提出了制药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限制原料药生产项目等,以促进制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针对我国制药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技术政策》污染防治原则提出:第一,鼓励制药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减少制药企业数量,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第二,防止化学原料药生产向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地区转移;鼓励制药企业在工业园区落户,鼓励制药工业园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改、扩)建制药企业选址应符合当地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敏感区域的方位,确定适宜的厂址。

  第三,限制大宗低附加值原料药生产项目,防止低水平产能的扩张,提升原料药深加工水平,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产品链,鼓励发展新型高端制剂产品。

  第四,对制药工业产生的COD、氨氮、残留药物活性成分、VOC、抗生素菌渣等污染物进行重点防治。

  第五,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应遵循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置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源头控污,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倡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采用先进、成熟的污染防治技术,减少废气排放,提高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同时,“三废”处置应考虑生物安全性因素。

  第六,制药企业应优化产品结构,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工艺和设备。

  执行新要求有何困难?

  《技术政策》涉及的技术在国内都有成熟的范例,充分考虑了制药企业现有工艺和技术水平及当前污染防治技术水平的经济技术可行性。

  记者:《技术政策》对制药企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企业在执行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此次《技术政策》中提出的一些新要求是以前所没有的,特别是废水治理方面,规定详细。比如:不同的废水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废水进行预处理灭活;高含盐废水进行除盐处理后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毒性大、难降解废水单独收集、单独处理;实验室废水、动物房废水单独收集,进行灭菌灭活处理后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发酵类、化学合成类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应增强预处理,在生物处理后增加深度处理,以保证达标排放。高浓度釜残液、基因工程药物过程中的母液应按危险废物处置,以避免这些液体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此外,《技术政策》还规定减少有毒有害原辅材料、含氮物质、回收生产中使用的铵盐等盐类物质的使用;发酵尾气宜采取除臭措施进行处理;鼓励研发发酵菌渣在生产工艺中的再利用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和危险废物厂内综合利用技术。

  这些新要求是在进行大量实地调研,技术考察,充分征求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企业专家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经过反复讨论的基础上确定的。这样的决策程序充分考虑了制药企业现有工艺和技术水平及当前污染防治技术水平的经济技术可行性。

  此次发布的《技术政策》是推荐性文件,强调引导性,这些新要求所涉及的技术在国内都有成熟范例,企业应根据政策要求,结合自身情况,通过选用新的、适用于自己企业的污染防治技术、节能节水技术。

  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将通过多种媒介宣传这个政策,并组织各级环保部门集中学习,做好宣贯工作,使各级环保部门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充分利用这项政策,提高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水平。

  如何鼓励新技术研发?

  在新技术研发上给予政策倾斜,也可提供资金支持。

  记者:抗生素菌丝废渣的无害化处置技术尚在研发过程中,《技术政策》将如何鼓励新技术的开发?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发酵菌渣是发酵过程的必然产物,由于菌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过去一直采用干燥加工处理后作为饲料、饲料添加剂,或作为肥料、生产复合肥的原料进行综合利用。

  本《技术政策》对生产维生素、氨基酸及其他发酵类药物产生的菌丝废渣和生产抗生素类药物及生物工程类药物产生的菌丝废渣分别提出了处置要求,具体为:生产维生素、氨基酸及其他发酵类药物产生的菌丝废渣经鉴别为危险废物的,按照危险废物处置;生产抗生素类药物和生物工程类药物产生的菌丝废渣应按危险废物处置。

  目前,对抗生素菌丝废渣的处理,还在寻求妥善的处置途径。许多科研机构及制药企业开展了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置和不同用途的研究。在《技术政策》制定过程中,环境保护部也非常重视鼓励抗生素菌丝废渣处置等新技术的开发,在技术研发上给予政策倾斜,必要的时候将提供资金支持。

如何获得EHS币?

关键字:制药业, 污染防治, 对策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